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蘇小小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蘇小小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中國古代四大才女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中國古代四大才女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誰知道中國古代四大才女分別是誰
父親是文學家李格非,母親是狀元王拱 辰之女,也工文章。李照清早年生活在文化空氣濃厚的家庭裏。 18歲時,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趙明誠 著有《金石錄》,李清照寫了《金石錄序》,詳細的記載了夫妻共同生活和對書畫金石的愛好。他前期的 詞章,多數是描寫閨中的生活情趣及大自然的綺麗風光,風格清新明麗。
四大才女-中國古代四大才女分別是誰?
曹操回想起自己當年對蔡家的絕情,不由得羞愧難當。他派人來到了匈奴,想用金璧把蔡文姬贖回來。
南匈奴王一方麵希望與曹操保持良好的關係,另一方麵貪戀那些金璧,考慮再三,最後答應將蔡文姬送回中原。
蔡文姬在臨走的時候,她的兩個兒子跪倒在地上,抱住文姬的雙腿,放聲大哭:“娘,您要去哪裏啊?大家都說您要回中原,您還回來嗎?您平常是那樣仁慈,今天為什麽就這麽狠心?我們還沒有長大成人,您怎麽就撒手不管我們了呢?”
聽了這些話,蔡文姬隻覺得肝腸寸斷,神情恍惚,她撫摸著兩個兒子的腦袋,痛苦流涕,“為娘又能如何呢?當初你父親強行把我搶來,今天又是他強行將我送回去,為娘又如何能作得了主呢?”
這時,那些和蔡文姬一起被從中原抓來的姐妹們來給她送行,她們跪在地上,哀嚎著哭道,“為什麽隻有文姬你一個人可以回到中原,而我們卻要老死在這荒涼的異鄉,永遠沒有機會再見親人一麵了。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四大名妓…四大才女…分別是那些…
一、四大美女
西施,本名施夷光 ,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後人尊稱其“ 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苧蘿村(今浙江省諸暨市苧蘿村),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秀媚出眾,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2、王昭君
王昭君(約前52-前19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為“明妃”,王明君。
貂蟬是曆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4、楊玉環
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她的音樂才華在曆代後妃中鮮見,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從延秋門出長安,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公曆7月15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
二、四大名妓
1、柳如是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明末清初女詩人,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 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
浙江嘉興人。 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豔”。後嫁有“學貫天人”、“當代文章伯”之稱的明朝大才子錢謙益為側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妙齡時墜入章台,改名為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
2、蘇小小
蘇小小(479年-約502年),南朝齊時期著名歌伎、錢塘第一名伎,常坐油壁車。曆代文人多有傳頌,唐朝的白居易、李賀,明朝的張岱,近現代的曹聚仁、餘秋雨,都寫過關於蘇小小的詩文。有文學家認為蘇小小是“中國版的茶花女”。
蘇小小自小能書善詩,文才橫溢,但不幸幼年時父母雙亡,寄住在錢塘西泠橋畔的姨母家。她雖身為歌妓,卻很知自愛,不隨波逐流。
蘇小小十分喜愛西湖山水,自製了一輛油壁車,遍遊湖畔山間。一日,沿湖堤而行,邂逅少年阮鬱,一見鍾情,結成良緣。但不久阮鬱在京做官之父派人來催歸。阮鬱別後毫無音訊。蘇小小情意難忘,時時思念。
蘇小小同情書生鮑仁的貧困遭遇,慷慨解囊,資助他上京赴試。後蘇小小受人陷害入獄,身染重病,臨終前,姬向身邊侍候的人囑咐道:“我別無所求,隻願死後埋骨西泠”。
應試登第的鮑仁後來遵照蘇小小“埋骨西泠”的遺願,就出資在西泠橋畔擇地造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題“錢塘蘇小小之墓”。
3、李師師
李師師(1090年-1129年),北宋末年青樓歌姬,東京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人。多見於野史、筆記小說。
據傳,李師師曾深受宋徽宗喜愛,並得到宋朝著名詞人周邦彥的垂青,更傳說曾與《水滸傳》中的燕青有染,傳說愛慕燕青,由此可見,其事跡頗具傳奇色彩,也間接證明了李師師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
李師師是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孫競相爭奪的對象,在仕子官宦中頗有聲名,她與宋徽宗的故事也傳為佳話,連宋徽宗也聞其名而想一親芳澤。高俅、王黼自然慫恿宋徽宗,並信誓旦旦地保證不會走漏消息。
北宋末年宋徽宗被擄,李師師的下落也成為了千古之謎。
4、陳圓圓
陳圓圓(1623―1695),原姓邢,名沅, 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明末清初江蘇武進(今常州)人。居蘇州桃花塢,隸籍梨園,為吳中名優,“秦淮八豔”之一。
崇禎末年被田畹鎖擄,後被轉送吳三桂為妾。相傳李自成攻破北京後,手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吳三桂遂引清軍入關。
三、四大才子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於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於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2、祝枝山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於天順四年十二月六日,卒於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因長像奇特,而自嘲醜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世人稱為“祝京兆”,明代著名書法家。
祝允明的科舉仕途頗為坎坷,十九歲中秀才,五次參加鄉試,才於明弘治五年(1492)中舉,後七次參加會試不第。
甚至其子祝續也在前一科中進士,於是祝允明絕了科舉念頭,以舉人選官,在正德九年(1514),授為廣東興寧縣知縣,嘉靖元年(1522),轉任為應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稱病還鄉。
3、文征明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傑出畫家、書法家、道家、文學家。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
為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為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為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
4、徐禎卿
徐禎卿(1479-1511年),字昌穀,一字昌國,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鎮,後遷居吳縣。明代文學家,被人稱為“吳中詩冠”,是吳中四才子(亦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四大美女
搜狗百科——四大名妓
搜狗百科——四大才子曆史四大名妓:李師師、陳圓圓、董小宛、柳如是 曆史 四大美女:西 施、王昭君、貂 嬋、楊玉環 曆史 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兒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四大名妓:李師師,陳圓圓,柳如是,蘇小小。四大才女:蔡文姬、卓文君、李清照、班昭 。。。四大名妓:李師師、陳圓圓、董小宛、柳如是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嬋、楊玉環 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兒 追問: 有不有他們具體的詳情… 回答: 百度上有她們的詳細資料!
曆史上被稱為“四大美女”“四大才女”“六大紅塵女子”那幾位…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